和我的2岁女儿相处(4)——对东西所有权的保护意识
我家女儿刚两岁零六个月,相比较以前两岁的时候,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喜欢自己做主,在游戏中的互动已经不再是平行游戏了,这种实际接触会大大增多,但接触基本上还不是“合作”性质的。
两岁半孩子的心理:希望每件东西都归自己所有
邻居小姐姐放寒假了,时常过来找女儿玩,他们也一起玩搭积木或者是过家家的游戏。可在玩的过程当中总有许多矛盾。当姐姐正在玩的时候,女儿突然对某个东西感兴趣了,她就会嚷着这是我的,而在姐姐的道理里面,这是我辛辛苦苦正在搭建的成果,这是我在弄的,所以不允许你来破坏。在两个孩子玩耍的期间,时常就会对到底是谁的这个“所有权”问题产生争执。
我研究了一下两岁半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所特有的特性就是希望每一件东西都归他所有,两岁半的孩子在与其他孩子相处过程中,有一条几乎是铁的定律,就是他对自己曾经玩过的,正在玩着的以及准备去玩的玩具有强烈的保护欲望,不允许任何人来分享,他的玩具就像是自己的生命一样,放弃对他来说非常痛苦,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我的”
他们有着对自己东西强烈的保护意识,所以看起来攻击性也很强,有时候感觉他们能一起合作,但实际上两岁半的孩子还不具备与其他孩子产生合作的意识,为了保证自己的东西不被别人拿走。要保证自己的东西是属于自己的,他们经常会发生激烈的战斗。他们除了保护自己的东西之外,还希望要其他孩子的东西,但哪有那么容易呢?对方同样到了会奋力保护自己东西的年龄了。
有一次在带孩子去做小儿推拿的时候,女儿和另外一个也是两岁半的孩子在推拿店为了争抢一个东西都互不相让,这个时候有一位一岁多孩子的妈妈,非常得意的说:我们家孩子可大方了,什么东西都拿出来分发给大家。明显的带着有一股讽刺的意味(实际上是他们孩子正处于一岁多到两岁的天使期)。
可能是为了保护面子,对方孩子的奶奶立马就用手夺过孩子的玩具,说:你要会分享要分享,你看你,一点都不听话、吝啬,这个东西你给妹妹玩吧。孩子变得变本加厉,除了把玩具死死拽住外,还把桌上的玩具往地上扔,发脾气。
这时候我在一旁对孩子说:妹妹,这是推拿店的玩具,你先拿着了,你觉得这就是你的了,如果别人再拿去,你就会觉得很伤!
女儿:是的,我会很伤心的。
我:这样吧,你先玩一下,然后给哥哥玩,你觉得怎么样?
女儿:好吧,那现在给哥哥玩吧。
这场战争便这样结束了,两个小孩子又愉快的玩耍到了一起。
然后家长们就来讨论这句有趣的话,其实呀,也并没有太高深,而是本着尊重和引导孩子的原则。
首先我们需要看到和了解到,这是孩子这个阶段所特有的特点,这是他与外界进行沟通的一种成长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先要接纳,而不去简单的把孩子定义为“好孩子”或者“坏孩子”,“听话的”或者“不听话的”。
两岁半的孩子对于“合作”的理解比之前有所深入,但是呢,在整体上还处于初期阶段,重心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出发点的心态仍然占到主导地位。当他心态平和没有所有权纠纷的时候,他也许也有过跟小朋友合作游戏的念头,但这只是一个萌芽。它付诸于行动对他们来说也是有些困难的,他们只会浅层次的去注意对方,试图感受或者去发掘将要一起游戏的方式和彼此相处的关系。在做追逐打闹这种简单的游戏,适合做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稍微复杂的游戏或者交流就不行了。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大人的引导,他们对于大人的兴趣,甚至要高过玩具本身。比方隔壁小姐姐来我家玩的时候总喜欢,做早餐过家家给我吃。本来没有参与的,女儿也赶紧去寻找一些东西或者蔬菜水果拿给我吃,他们这种为了赢得大人的注意来凑热闹的行为,也是可以运用来让他们共同合作完成事情的。
上面所讲的都是两岁半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正常表现,如果再当你看到一群两岁半的孩子聚在一起,却各玩各的游戏与其他人毫无交流,或者是产生争吵的时候,不要再觉得好奇,因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