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家庭治疗》读书笔记
如何做家庭治疗读书笔记
阅读了第一章,开头的案例故事直接将我带去到那个场景中,我对着这样一个冲突很深的家庭,紧皱眉头,不知所措,原来,这就是家庭治疗的场景,我感觉实在是太难了,如果是我,肯定不知道怎么办,头脑里闪现出先如果进行个体治疗不是好一些的念头。接下来的简述剥开了家庭治疗的面纱,也分析了家庭治疗与个体治疗的区别,家庭治疗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确实很难,要求灵活性、创造性和处理自身焦虑的意愿,并且时不时要凭直觉行事。家庭治疗是从点到面,是整个系统,要进行家庭治疗,需要众多知识的积累,也要保留自身的特质,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此书三个部分的介绍,使我对将阅读的内容会比较清晰,知道将按着怎样的步骤进行学习。
第二章中,理论应该是首先要学习的,一边学习一边累积。人生观一节让我有了很多思索,想起了以往对人生观有点困惑的时候,我也会用排除法找到自己的方向,当然现在也在思考,希望能够更聚焦一下。最后一句话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问题内容本身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探寻的过程。勇气,这也是我特别和迫切需要的,此节点的也很到位,勇气源自处理内心的恐惧和焦虑,不论这些恐惧和焦虑的来源是什么。要成为一名治疗师,不光是面对来访家庭的恐惧和焦虑,更重要的是首先要处理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我应该是一名引领者而不是教导者,自身的勇气会带给来访家庭更多的动力,当然还是需要很多理论技能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积累。
进行了一点点的自我察觉练习,我说一点点是在幻想的时候,突然有其他所想就被打断了,不能集中,特别第一次幻想的时候,可能有些疲惫,睡着了,再次进行时,很难有那样的感觉,会突然回忆到我去过的一个湖,叫拉姆拉错,可以在湖中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幻想时会想到那时的场景。
第三章,家庭治疗的基础
家庭治疗的基础就是互动模式。在个体咨询中,是围绕个体的发展展开,比如他的原生家庭,成长经历,性格和人生规划等,而家庭中不止一个人,家庭中每个成员彼此关联和影响,就存在各种不同的动力,所以家庭治疗能涉及的面更广,正如书中要点:家庭治疗的观点是横向、运动和循环的——聚焦于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聚焦于人们的循环行为以及开始、进行和结束的模式。那么该怎样进行家庭治疗,最开始做的还不是掌握各种技能,而是进行一些假设,对于各种不同的家庭问题,能明辨自己的目的和能力,好的治疗不是修理好来访者,而且帮助他们变得更灵活,他们能有更多应对的选择,这一点对咨询师也很重要,我觉得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咨询师也应是更加灵活的。而如何解决来访者阻抗的因素,从我过去极其稀少的实践感受来说,遇到来访者阻抗确实有时候不知所措,而书中几句话给了我更多力量,治疗是治疗师的世界,而不是来访者的,不是每一位来访者都能痊愈,所以真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绘制地图也是绘制治疗师自己的地图,保持一定的方向性很重要。
第四章,七个基本点
家庭治疗的理论技能知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在读这一章的过程很有意思,每一基本点的内容都会让我有即时的感受和想法,而这种感受和想法正好是下一个基本点中的内容,一层引向下一层。不同于个体咨询,家庭治疗面对的是多个人,有在我面前的人,还有来访者口中描述的人,家庭成员之间是互相联系的,这首先就要弄清楚来访者是谁,问题是什么,观察和倾听到来访家庭中没有呈现出来的东西,我觉得这需要长期的实践,锻炼自己的洞察力,后面的自我察觉练习给的意见很不错,我是喜欢观察的,以后也要随时随地多观察锻炼自己的洞察能力。后面几个基本点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要怕出错。模式是家庭治疗的重心,对于如何阻断失调的模式,为来访家庭找到一个健康的模式并不容易,但可以不断实验,重要的是不要仅仅关注来访家庭成员中的各种内容,而是过程,观察来访者的表情,说话的语气和背后的情绪,体验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引导进入好的情绪氛围更有利于家庭治疗的推进,同时,我也能体会到无论是家庭治疗还是个体咨询,作为一名咨询师都应该具有的基本技术,积极主动,真诚,坦诚相对。总结这七个基本点概括起来为:1.确定问题是什么或来访者是谁,2.寻找缺失的东西,3.阻断失调的模式,4.追踪过程,5.体验先于解释,6.要积极主动,7.坦诚相对。阅读了书上的内容,再对应上周萨提亚家庭研讨的案例,让我对这七个基本点体会更深,大师能够很自然的将各个点发挥出来,并连接起来,如此顺畅,这样高的洞察能力和处理能力也是我期望具备的。我也将从这几个点不断学习,先将自己变身为顺风耳,千里眼,锻炼倾听和观察能力,努力做到少关注内容,多关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