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理咨询以后,如何衡量自己的成长?

2019-04-01 13:57:59 陈浣洁 223

【文】陈浣洁,点亮家庭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私人心理顾问

点亮家庭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精神世界,还有精神生活,所以心理咨询,约见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成为一种风尚。当然还有更多的人根本没直接体验过心理咨询,我记得多年以前,就曾经有一个人敲开我们咨询室的大门,想要看看咨询室的模样,还一边看一边说,会不会象小黑屋呢?

 

心理咨询在当下,有直接在咨询室里完成的线下咨询,还有通过各个平台和网络完成的线上咨询,不论线上线下,当然都是要创建一种私密安全的环境,在咨询室的帮助下共同完成。

 

好容易鼓起勇气做了咨询,前来咨询的人我们称为咨客或者来访者,普遍希望能够一次成功,被咨询师告知,咨询一两次不一定能有多大的收获,因为我们连社交关系都还没有建立,更不要说传说中的咨访关系,或者说治疗关系。通常咨客们听到这样的话,都会吓一跳,心里也许会暗暗担心,我会不会被套路,到底要说多久,才能达到我期望的成长或者说效果呢?


说到治疗过程和效果的评估,其实是每一位专业心理咨询师都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我自己是存在主义取向的,也非常认可罗杰斯(Rogers)在1967年的书中提出的“人格改变”的七个阶段,精确地描述了来访者在不同阶段的状态,归纳简述如下:


 第一阶段:自我保护,极度抗拒。

 

在我的经验里,通常男性比女性在这个阶段花的时间更长一点,年长的人士比年轻的更要长一点。

 

第二阶段:变得稍微不那么强硬,并且愿意谈论外部的人或事。

 

在我的经验里,女性更容易谈论父母、恋人、伴侣和孩子,男性则更容易谈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三阶段:谈及他们自己,但是将自己作为一个客体,避免讨论当下的事情。

        

讲起有关自己的故事和创伤时,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好象不是在讲自己的事情,少有情感流露。

 

第四个阶段:开始谈及深层的感受,并且开始与治疗师建立关系。

 

第五个阶段:可以表露当下的情绪,并且开始更加依赖自身的判断能力,而且越来越接受自身对自我行为后果的责任。

 

第六个阶段:呈现出一致性迅速成长,并且开始对他人发展出无条件积极关注;

 

第七个阶段:机能健全型自我实现的个体富有同情心,并且对他人表现出无条件积极关注。个体可以将此时的治疗与当下的情境联系在一起。


在我看来,时间无法与实现成长的价值相比,而处于第一阶段的人可能来一次,就坚持不了咨询,他们是认为咨询最无用的一类人。从第四至第七个阶段才是咨访关系真正建立和起作用的不同阶段。这个七阶段可以象一把尺子一样,方便咨访双方去平估,和平衡要在心理咨询里投入的时间和成长的阶段。


作者小传:陈浣洁,现居成都,点亮家庭机构创始人,双语资深心理咨询师、国际认证萨提亚家庭治疗师,你身边的心理顾问。她还是一对双胞胎的妈妈,和你一样热爱学习和分享亲子互动小故事。微信号:jessiecd ,点击二维码即可找到我哟.


点亮家庭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