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绪被什么左右?
文/郭素
闺蜜J婚后10个月,我们一起聊天。跟所有新婚不久的人一样,J先是甜蜜的撒了一屋子狗粮,然后话锋一转,开始一条一条细数婆婆的“作”。
有事没事就要来我们家住几天,才10个月,就已经过来了4次;每次来老公还要我去接,走的时候还必须送,不就1个多小时,我给你叫个滴滴不行吗?非要我亲自送;来了你就自己好好呆着呗,不行,还必须带她出去玩,武侯祠、人民公园、龙泉驿、青城山......一个一个地方挨着玩,拜托,我还要上班呢,好不容易周末休息,不让我喘口气;想着预算几千元给买一身衣服吧,不行,人家要求要皮草,看上的随便一件就上万,有那个必要吗?还不是虚荣,就想在那些老太太面前显摆.....哼!
J越说越生气,似乎婆婆就是前世冤家,这辈子专门讨债来了。一屋子的狗粮随着婆婆的“恶行”也发出了陈腐的酸臭的令人嫌弃的味道。
趁着她喘息的间隙,我赶紧问了一句:你那么讨厌婆婆,为什么还是要满足她的那些要求呢?
“没办法呀,她是我老公的妈,我不对她好点也不行啊!”
“是什么让你觉得不对她好点不行呢?”
“老公啊,他会觉得我不孝顺,然后我们关系就不好了。”
“所以,你非常在乎老公,不希望你们的关系受到影响?”
“那当然!”
“你陪婆婆出去游玩,给她买皮草,对你们的经济和你的时间有实质性影响吗?”
“那倒没有,我同时也带上我爸妈,陪我爸妈出去玩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事。”
“明白了。这几个月你把婆婆照顾的这么周到,老公的态度怎么样?”
“他挺高兴的,说我替他尽了孝道,做了他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情”
“也就是说,你婆婆这些看起来很“作”的要求给你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你为老公分担了责任,从另一个方面表达了对老公的支持和爱,客观上促进了你们的关系?”
说到这里,闺蜜愣住了。
“你的意思,其实我应该感谢婆婆?”
我笑笑。
“对哈,我怎么没想到呢?这么一想,还真是的。哈哈,那就让婆婆“作”得更厉害些吧!”
我们通常会觉得,是一件事情让我们很烦躁、伤心、委屈或者郁闷。比如:闺蜜会觉得是婆婆的诸多要求让自己很烦;家长会觉得是孩子顶嘴让自己生气;老婆会觉得是老公晚归还不接电话让自己愤怒。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这里面的漏洞:对你同样有许多要求,换作是自己的亲妈,你可能并不会心烦,反而会因为自己有能力满足母亲而感到欣慰;面对顶嘴的孩子,有的家长根本不会生气,还会觉得孩子有独立思想;如果你知道老公晚归是为了一笔大生意,而不接电话仅仅是喝醉了,你可能更多的会是心疼而不是愤怒。
由此可见,事件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某种情绪。那到底是什么在左右我们的情绪呢?
我们看到,事件发生之后,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可能会有不同的情绪,那么在事件和情绪之间有什么发生了吗?当我们遇到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想法(孩子顶嘴是对我的不尊重;总是忘记老婆生日的老公是不爱自己老婆的;)、会有一些想象(现在就敢跟我顶嘴,以后工作了的吃多少亏啊;他连我的生日都忘,会不会外面有人了?)、会有一些分析(一定是我看起来太温和了,他才会跟我吹胡子瞪眼;他是一个很细心的人,这次竟然忘了我的生日,只能说明他已经不在乎我了),在这样一些想法、想象、分析之后,情绪自然会比较激动。大家看到了吗?并不是事件直接导致了情绪,而是我们的想法、想象、分析等等思维里的东西导致了情绪的产生。而这些想法想象分析都是来自于你自己的。所以,张德芬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你的情绪只是被你自己影响。
阿尔伯特.埃利斯把这个发现称为ABC理论。A就是诱发事件:特定的情形或者特定的人,B是对诱发事件的思考或者观念、信条:即上面提到的想法、想象、分析,当然,还会有判断、评价、选择、决定等等,C代表表现出的情绪和行为。情绪和行为C并不由诱发事件A引起,而是由人们对诱发事件的思考或者观念、信条B引起。
就以开篇故事为例。J的婆婆各种需求(A),之前J认为是婆婆“作”(B),觉得作为媳妇不能得罪婆婆,只能勉为其难的满足对方的要求(B),结果窝了一肚子火(C),怎么看婆婆怎么不顺眼(C)。当后来把这婆婆的需求看作是和老公增进关系的机会时(B1),J开始轻松(C1),并且“欢迎婆婆提要求”(C1)。提要求的婆婆没有变,只是对这个人这些事的看法改变了,J的情绪和行为就完全得到改变。
通常,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的B会包含以下三类,埃利斯把它们称之为“不合理信念:”
1、绝对化的要求:
我决不能在重要的任务(生意、学业、事业、婚姻、关系等)上失败,否则一切都完了,太可怕了!
人和事都应该总是朝着我要他们去的方向发展!
坏人坏事就不应该存在,当他们存在时,我就很愤怒!
2、过分概括化
我总是这么马虎(笨、效率低、运气不好、嘴笨.....)!
他人总是不尊重我(忘记重要的日子、加班、不管孩子......)!
事情总是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3、糟糕至极
要是孩子成绩不好,以后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的工作,他连生存都困难,太可怕了!
我这次演讲不成功,领导再也不会给我机会了,他们都会认为我是没用的,我在单位里不会有立足之地了,我又没有别的一技之长,那我再也找不到工作了......
经济形势下滑,公司不能盈利,很快就会有大量的人失业,通货膨胀一定是难免的,我的存款本来就不多,这种情形下我一定是最先被拖垮的一批,以后吃饭都会成问题,我会不会被饿死啊?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没有那么多负面情绪呢?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四个步骤。
1、 当我们有令人不舒服的情绪时,在情绪里带上几秒钟,觉察一下我的情绪是什么?伤心?委屈?愤怒?不满?不服气......很多时候情绪都不是单一的,就像弄乱了的毛线团一样,我们的觉察是要把毛线团理顺,找到几根线头,弄清楚自己的情绪里包含了些什么。
2、 问自己:我有哪些不合理想法,以至于把自己弄得这么不开心?
3、 关于这件事,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想法?
4、 我能用那种更好的选择来代替目前的想法?
当你的有了负面情绪时,试一试以上四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你每次有意识的去练习,你就会越来越快的疏导自己的负面情绪啦。是任由你的不合理信念破坏你的情绪,还是通过练习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呢?你的情绪,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