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家庭治疗师需要修炼的基本功(理论--立足之处)
我是什么时候有想成为一名家庭治疗师的想法呢?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呢?
现在回想起来是在2016年的某一天我意识到我想学习家庭治疗,但我不知道具体原因是什么。或许是我的邻居给了我这个机会,当他们夫妻三天两头为“你下班为什么不早点回家?”、“家里乱七八糟的真让人烦心”等琐事争吵、打骂,而往往这个时候孩子在一旁哇哇大哭的场景触动了我想到一件事情,就是这个孩子生活在这个家庭里幸福吗?他要是生活在我们的家庭里又会是怎样的呢?当时我特别想要一个孩子却迟迟没有迎来可爱的小宝贝,居然有了这样的想法。
邻居家里虽然矛盾不断,热火朝天的家庭氛围和我自己的家庭完全不同,我们家虽然看似说话轻言轻语、两人互相尊重,极少发生冲突,但和谐平淡的日子总觉得缺少了一点生机。邻居的家庭幸福吗?我自己的家庭幸福吗?这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了我对幸福的看法。我要如何定义幸福呢?很可能是这个问题使得我想做家庭治疗的初心吧!如何让家变得更幸福。
同时,我也想弄明白我的成长经历为何塑造了现在的自己,就这么机缘巧合的有了想做一名家庭治疗师的梦想。
我们都知道梦想归梦想,要成为现实是需要付出作为代价,需要天赋和时间的沉淀,需要学习、实践、坚持。我反思了一下,如何才能具备家庭治疗的天赋?我觉得萨提亚女士身上就有这种天赋,她具智慧、灵活、创造、觉察、幽默、亲和于一身,起码现在的我没有具备这些所谓的天赋,那我要怎样成为一名家庭治疗师?
在《如何做家庭治疗》这本书中谈到三个基本要素:
一、找到适合自己的家庭治疗理论;
二、做家庭治疗需要结合自己的人生观(你的假设、你的价值、你认为的生活是什么的观点);
三、勇气。
理论--立足之处
我记得在一期萨提亚教学视频中她给一个家庭做治疗之前提到这样一句话“当我和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之间是人与人的联结,结合我们的能量,看我们能怎样来超越原本的状况。”我理解这就是她的治疗理论,在这句话中我读到了三个基本点:系统、资源和改变。同样这本书里也谈到了关于家庭治疗的三个基本要素:
1、看起来是一个人身上的那些问题,实际上涉及整个系统;
2、家庭不仅在无意中帮助维持了问题,还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的资源;
3、家庭治疗的工作并不是告诉他们谁对谁错,而是帮助他们看到他们所创造的模式已经不再奏效,他们可以在一起学习崭新而更有用处的互动方式。
这些基本要素、基本点再加上特定的治疗技术,形成了家庭治疗方法的核心,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这些理论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技术,也是我们在做治疗时内心的保护伞,在遇到困难时总能回到它的庇护下,这也是为什么每一种学说或者技术都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
那我们要如何选择一套作为日常工作的模板理论呢?书中的建议是选择最适合你的,最适合的意思是你在职业中途遇到的,它应该适合你的性格、长处、人生观以及你在人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样的理论强调的是你的天性和直觉,在运用的过程中给你赋能,而不会约束或限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