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家庭治疗”之路

2019-05-31 23:07:38 张敏 250

旁观了浣洁老师的一个咨询:

来访者是一家三口,父母带着在重点高中已经上高二的女儿来,认为女儿“有问题”,经常有自杀行为。

在老师了解家庭情况的过程中,主要是爸爸在回答问题,需要女儿回答的问题时,女儿表现出明显的抗拒。妈妈中途因为工作的事情离开,走之前几乎没有发言。后来老师对父女两人分别做了个体咨询,我感受到女儿的状态很不一样:父母都不在房间后,她开始配合老师回答问题,从成长经历到内心感受,表达的都很清晰。

女儿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小城市的县城里,治安不好,有被跟踪的经历;在学校里与同学相处不太顺畅,常会欺负别人,间接逼死过同学;在家里经常被父母打骂,且行为很恶劣,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多次出现自杀行为均未成功。初中时因妈妈工作调动,跟随至大城市,进入了当地有名的中学,厌恶学习,讨厌与人相处。父亲仍在原来的小城市里工作,定期回大城市的家里与母女相聚,父母的打骂行为目前仍未得到改善。

与女儿的咨询结束后,爸爸向老师了解情况时,对着老师滔滔不绝的讲了很长时间,主要表达了自己对家庭的付出,对女儿的疼惜以及对老婆的忍让、妥协。我看到爸爸“倾盆大雨”式的倾诉背后,似乎藏着许多不被理解、接受的感受,藏着夫妻、父女之间的沟通障碍,也藏着被蒙上厚厚灰尘的无法表达的爱。我很心疼女儿受到来自父母的伤害,同时为相互之间明明渴望被爱却又无法彼此靠近的矛盾感到痛心。

在本次咨询中,我发现单做个体咨询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性,作为旁观者,我总是在某一个人的表述中判断另外两个家庭成员的行为、想法和动机,很难让他们明白家庭成员之间的感受。由此,我更加感受到了家庭治疗的力量和重要性,坚定了自己想要学习家庭治疗的方向。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