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疗师---如何做家谱图评估(一)
文:张芬
在接触到家谱图评估时,我很好奇画几个图形和几条线就能把一个家庭的家庭人员、家庭关系、代际传递以及家庭模式这些大量的信息表现出来,我对家谱图的画法以及家谱图的评估与干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家谱图是一种描绘家庭模式的工具。最开始看到家谱图的时候觉得很复杂,有很多的圈圈框框,傍边还标有很多的数字和文字信息,也有一些特定字母,还有各种线条(折线、直线、双直线、带箭头的直线和折线、不同规则的曲线)和特定符号。我很肯定:会看家谱图绝对是心理咨询师的一大优势。所以,再复杂也得学。
通过画家谱图来收集大量的家庭信息和了解家庭运作的系统模式,同时还能了解到家庭的历史背景以及家庭成员所生活的社会背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发生在家庭中的大事件清晰记录。为来访家庭画家谱图的过程就是让他们了解家庭历史的同时还能起到疗愈的作用,而咨询师可以结合来访家庭的突显症状和咨询目标对家庭的后期工作做好铺垫。所以,会看家谱图和会画家谱图是作为家庭治疗师的基本技能。而家庭治疗师还需要做到通过家谱图来评估与干预家庭中突显的症状和问题。
首先,画家谱图需要了解特定的符号,在这里我主要描述一下如何通过家谱图收集家庭信息的内容以及在家庭治疗中如何运用。《家谱图评估与干预》这本书中将家谱图作为信息收集与评估功能的工具,对家庭的信息收集归为六大类:家庭结构、家庭生命周期、家庭代际传递、家庭生活事件、家庭关系模式、家庭关系中的平衡与失衡。如何以系统化的模式使用这六大类信息学习家谱图的解读与诠释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以“系统理论”框架开展工作,在情感中断、冲突关系、代际间重复的家庭模式和家庭中创伤性的生活事件,这些信息是家谱图评估中非常关键的内容。
我们具体来了解以上六大类信息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一、家庭结构
我们可以理解为家庭组成的类型和家庭成员构成了家庭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传统意义上的四世同堂主流家庭演变成各种家庭类型。家庭成员的含义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派生出很多家庭成员的不同角色。
1、家庭的类型有核心家庭(夫妻+孩子)、单亲家庭(母亲或者父亲+孩子)、重组家庭(再婚家庭,结合夫妻+孩子+上段婚姻所带过来的孩子)、三代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同住一起)、扩展型家庭(几代同堂或者包含各种亲戚关系的家庭人员组成的家庭)、非家庭成员同住在一起(保姆以及司机、其他人员同住)以及其他特殊家庭结构(同性恋夫妻、重婚家庭、近亲结婚家庭)等。
2、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如兄弟姐妹的出生顺序、性别、年龄差距以及其他影响因素(每个孩子在家庭历史中的出生时机,教养的态度,有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等信息)。
在家庭评估的过程中,画家谱图是最直观和快速了解家庭结构及家庭成员的方式之一,治疗师对家庭进行工作时首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了解这个家庭的人员和结构。
二、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生命周期从字面理解就是发生在家庭中的关于婚姻、生育、死亡的发展过程,从人口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将家庭生命周期分为6个阶段,即家庭的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与解体,这里我们主要了解在家庭生命周期的过渡或出现发展的危机,以及在家庭生命中重要事件在时间上的错位时的相关信息。比如:孩子出生过晚(夫妻在四五十岁的时候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夫妻双方年龄差异过大(相差十几二三十岁甚至更长)、成年人延迟离家(社会功能不良的大孩子,需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三四十年或者四五十年)、家庭成员意外早亡等情况。咨询师在评估时,可以通过画家谱图的过程中收集到家庭中的重要事件并形成家庭编年史便于了解家庭发展的脉络。
三、家庭的代际传递
家庭的代际传递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收集信息:家庭疾病的遗传(比如癌症或其他慢性疾病或症状)、家庭功能的传递(比如家庭暴力、成瘾、躯体残疾或者社会功能不良)、家庭关系的传递(如几代人的纠缠、冲突以及断绝关系等)、家庭结构的传递(几代人都有离异或再婚的情况)这些都可以在临床中去特别注意和留意。同时,在收集信息中涉及到家庭传递的优良品格和家族英雄以及家风时,咨询师可以强化和正向鼓励这些有利的家庭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