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职场倦怠,如何做出有力选择

2018-12-04 18:16:44 122

文/王钰

现在的你,是否每天都忙着工作?忙着照顾家庭?害怕被淘汰,又不得不四处学习?身心疲惫,处在“忙、盲、茫”的状态。

现在的你,是否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有一走了之的想法?但是内心很冲突,害怕家人的反对,又担心自己如果做了新的选择,不能胜任,害怕不能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现在的你,是否面对目前的工作,虽然有些事情不愿意做,但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应付?

现在的你,是否开始失眠?焦虑?脱发?衰老加速?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

如果你有以上的困扰,基本可以确定:你是进入了职业倦怠期了。

当我们处于职业倦怠期时,经常会表现出:累,对生活和工作缺乏热情和动力,明明驾轻就熟的事情,却效率低下,老是出现拖延的情况;对工作产生抵触、排斥和恐惧,害怕上班,害怕见到领导;事情做不好,又会产生自我否定,有挫败感,容易焦虑和易怒。这样恶性循环,就会更加讨厌工作,更加焦虑,最终精神和身体饱受折磨。

 

我曾经放弃了工资加分红年收入接近三十万的工作,投身于心理行业从零做起,并一路满满的收获。这种职业倦怠所带来的精神和身体上的感受我都有过,如何做出有力的选择,并一路开心的走着,我愿意和大家共同来探讨。

 

你一定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这样了?

我曾经也面临这种困惑,但通过自我分析和对别人的访谈,我发现:

一是,好面子:在知名的企业上班,或是在超5A级的写字楼上班,就算是人际关系不和谐、工作压力大、心累,但是说出来很让人羡慕,发朋友圈,这种环境有面子;

二是,只看钱:压力大、环境差,但是收入比外面高很多,不管自己是否失眠、焦虑、生病,我经常听到有人说生活就是现实的,只要收入高,我才是成功的;

三是,不能发挥自己:自己明明知道如何做能达到结果,想多些灵活的空间来尝试,但是领导控制欲太强非得要根据他的步骤来,有一点灵活发挥,就算结果是好的,也得不到认可。

 

此刻,我想有人会提出疑问:

以上几点我确实有中招,那只要喜欢,我就立即去选择那个职业吗?万一我只是喜欢,但是我不擅长呢?我害怕选择过后后悔?到底该怎么办?

如果光是一腔热情,没有充分的分析和准备,往往容易在喜欢的事情上失败,从而使自己更加挫败,甚至怀疑自己。

这种不充分的评估,一般表现为:

1、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充分的评估,只是觉得喜欢,至于能不能做成职业养活自己不去思考。比方说,有朋友说儿子喜欢打游戏,我建议需要评估是否能达到顶尖的水平;喜欢打游戏的人多,但是靠打游戏养活自己的并不多。

2、只考虑喜欢做的事情,对工作中其他的事情不做评估和准备,最后发现难以适应。

比方说,单纯的以为工作就是只做你喜欢的那件事,但发现工作中还需要与人相处,还要做些其他的事情,认为自己选择错误了,后悔莫及。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问从事过这个行业的人,上网查资料,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做些体验,做出合适的评估。

 

不是评估后,看到了困难就此止步,而是为了更加有力的做出你的选择,开启你喜欢、擅长的新职业,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步奏开始:

第一步:盘点自己从小到大喜欢的5-7件事;(5加减2原则)

第二步:盘点自己从小到大擅长的5-7件事。也就是你比其他人做起来更加省事、更加高效的事情。比方说,我从小在班里就是知心姐姐,特别会开导人和鼓励人;在职场中带领团队,也能及时观察到大家的状态,做出及时的引导和鼓励;所以我很擅长做开导。

第三步:发现共同的能力和特点:根据列出的喜欢和擅长的事情,找出共同的特性,也就是即喜欢、又能够做的事情。比方说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艺术和创造力等能力。比方说,我喜欢开导别人,又擅长与你沟通,那具备的共同能力就是:倾听和共情、勇于分享自身经验的能力。

第四步:分析哪些职业必须具备这些能力和特点,可以通过请教从事这个行业,并且做的还不错的人来给你一些建议。最终我选择了心理咨询作为职业,并且目标是结合过去多年的培训工作经理,最终成为优秀的心理讲师、团体辅导师。

 

如果做好了评估和准备,你就可以进行选择了。有力的选择,取决于你的目标是否清晰,你愿意付出多少,你是否能承担选择过后的后果。

如果你还是担心经济压力,或者是担心自己的能力不够,你可以选择从边缘职业开始。比方说,你喜欢心理学,又担心经济收入,不能立马成为心理咨询师,你可以在单位多承担一些心理辅导的工作,逐渐的积累心理咨询的技能。我还是心理学学员的时候,就主动申请做老师的助力,由于尽心尽责,很快就有了进入心理公司做员工的机会,正式踏上了自己喜欢的职业。

面对新的职业,从边缘职业开始做起,从手上的小事做起,每件事情做出价值,这种价值就会被积累,被迭代,当能力达到的时候,机会就是你的,换取得收入和认可也是理所当然的。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