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的家庭处方
原创:陈浣洁
心理咨询常常被人们说成是中立,一般不给建议和忠告。曾经有一群家庭治疗师却走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他们认为过份强调中立,实际上是一种姑息和不作为,因此找他们求助的家庭都会得到独到的家庭处方,用于帮助处在困境中的家庭。
这就是我个人非常喜欢家庭治疗里的米兰小组,因为他们是一群脑洞大开的治疗师,他们以某种组合方式来面对一个家庭,并且经过集体讨论以后,再开出“家庭处方”让前来治疗的求助家庭照办。仔细看看那些悖论性的家庭处方,处处充满了集体智慧结晶,真的让人忍俊不禁,开怀大笑。
处方一:牺牲干预专治啃老宅神
具体内容:要求家庭保持“症状”及与相关的行为。
操作实例:比如有一个常年呆在家里不肯上学上班的“宅神”,以总总借口不出门,快30岁了还是依靠父母供养和照顾,父母极其担心前来求助。家庭处方会给出这些的解释,这个“宅神”之所以选择在生命的某个阶段待在家里,不出门,也不交朋交,是因为他相信如果他象同龄人一样出门,过自己的生活,就会让父母置于一种“不可忍受的孤独”,属于极其不孝顺的表现,所以父母需要随时表扬这种孝顺的行为。
家庭处方:每餐吃饭时,父母大加赞扬这种“孝顺”,直到“宅神”不堪重负,出离愤怒,离家出走。
点评:这种搞怪的治疗,通常家庭成员都不太会接受,他们回家后根本不会照单全收,仔细想想,就会体验到讽刺的意味,从而改变现状。一些家庭出于愤怒,父母会指出“不怕孤独”,而是想要“清净”,眼不见为净,不再继续接受啃老宅神的宅,这样家庭的症状就消失了,不用再来做治疗。
处方二:增加仪式感专治界线不清
具体内容:努力夸大对一个问题的积极斌义对家庭起到的作用。
操作实例:比如一个妻子总是无法平衡好自家和娘家的问题,界线不清,结果夫家指责她一天都往娘家跑,而娘家父母又说她结婚了就不管老人,搞得里外不是人,成为家庭中“罪人”。
家庭处方:根据星期来界定她的行为正确与否,比如周一、三、五做“妻子”只管自家的人事情才对,而周二、四、六做“妈妈的女儿”只管娘家的事情才不错,则周日则顺其自然。
点评: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家庭问题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干脆来一个公理天,再来一个婆理天,再补充一个顺其自然,这样以来大家的“理”都有说了算的一天,就把家庭矛盾分开来处理,改变了家庭的互动规则,一旦照此运行,家庭就迎来新生活。
家庭是世界上最为困难的组织,就是世界的缩影,不管是我们建设家庭,还是治疗家庭,其实是需要新的视角,新的互动和新规则,只要愿意成长,没有过不了的坡,没有越不过坎。
跟我们一起读书,学习心理学,学习家庭治疗来应对我们的家庭成长。
点击了解更多,
关注公众号,找到小程序的门,方便听书,方便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