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家庭治疗》读书笔记——第六章(一)
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工作,我们进入到第一次治疗:
在开始之前,咨询师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信息,它可以让我们完成一个最初的理论假设和构想,开展头脑风暴式的探索,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模式,如何化解愤怒等。设想来访者的求治动机,并决定第一次治疗时需要见到的家庭成员,通常情况下,第一次带入的人数应该在咨询师能控制的范畴内,并可以帮助我们收集足够的重要信息。
当来访家庭进入到咨询室后,确保每个人都有座位,接下来便可以做一个简短的开场,并与现场的每一位成员保持交流,或给他们一个向咨询师提问的机会。确保所有人都适应了环境以及“咨询师”这个存在后,可以了解来访家庭到这里来的目的,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对所发生的事情提供意见。通过现场各位的陈述,使事情具体化,同时引出掩盖在言语背后的情绪。咨询师需要有总揽全局的能力:将沉默的个体拉入到谈话中来,或温柔打断过于控制的个体。可以通过提问追踪解决方案失效的原因。
经过前面的这些过程,咨询师的心里大致勾勒出来访家庭现存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情况,接下来便是要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并探索重要成员的情绪及情绪范畴。可以就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成员进行提问,让他们看到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理解,由此更愿意跟随咨询师的脚步对事情本身或各自的态度进行探索。
现在,咨询师可以通过营造一种体验、提问等方式来触及家庭成员中的新情绪,它是隐藏在事情表面之下不为人知的一面,让它显现出来,并带领大家靠近这种感受。这样可以使家庭对于心理治疗有更完整的感知,增加彼此间的亲密感与和谐关系,加深对咨询师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关系。
回到问题本身,咨询师通过解释和重构,可以让家庭成员改变对事情的固有看法,并关注各位成员的新感受,将自己的观念变成家庭成员的观念。认真倾听来访者说的话,看看潜在的障碍存在于哪里,帮忙解决。咨询师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时候可以清晰而具体的阐述自己的需求,以及下一步的打算,让家庭成员了解自己将要靠近的方向,降低焦虑。
最后,咨询师可根据第一次见面的情况,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不一定难,但一定时要帮助这个家庭将治疗过程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本次治疗与下一次联系在一起。然后将话题转到日常生活中来,并起身送家庭走出咨询室,让他们感受到与咨询师之间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