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夜语3:我们与孩子间的相互成长和陪伴
文:闻心
(本文系作者在喜马拉雅音频发布平台,所创作的有关婚姻、家庭、亲子、情感方面主题的系列声播节目的逐字稿。
发布与此,与大家共勉。)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闻心夜语,我是你们的朋友闻心。
从今天开始,我将在每天晚上十点,为你发布一条睡前心语。
愿这一条语音,为你带去有关生命和生活的美好思考,带你进入香蜜沉沉的梦境。
今天我们来聊聊我们与孩子间的相互成长与陪伴。
在昨天的语音播出后,我收到了留言,我看到很多妈妈都在告诉我,他们对孩子的恐惧,之前并没有在意,错过了许多有效的陪伴和引导。
我还看到了有些妈妈向我讲述着他们可爱黏人的小幼儿们,每天是如何粘着他们,陪伴她们渡过那些美好而又柔软的时光的。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个还是两三岁的孩子,我们会愿意去承认,他们需要陪伴,因为你觉得他们很弱小。
当他们长大一点点的时候,特别是面对即将走进小学,迈入中学的孩子,我们就开始有很多要求,而忽略对他们的理解和陪伴。
我们总是会不耐烦的说:“去吧,快去自己去做吧!”
因为你觉得他们长大了。
不得不说,无论你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需要获得特别是来自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中的美好陪伴的。
我天生是个胆子很小的人,我不敢一个人在黑房间里独自度过。
结婚以后,时有先生出差不在家的夜晚,我都会害怕的蜷缩在被子里。
每当这个时候,一样怕黑的女儿总是会钻进我的怀里,在被子里抱着她娇弱、胆怯的小身体,我会马上变得平静。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是她的陪伴,让我有了一些安全感;她的娇弱,让我面对黑暗,多了些许的勇气。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去承认,其实,我们都是和孩子一样,需要陪伴。
我们常常以大人自居,难免多了一点自以为是。
为人父母,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谁不是一边学习,一边逐渐成长,才慢慢的成为“合格”的父母呢?
在结婚的最初几年,我还没有学会怎么样去处理新家庭的亲密关系。
如何与一个新家庭里的公公婆婆、先生以及孩子相处,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真的是太难了。特别是和婆婆的相处,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发生剧烈的争吵。
争吵不过的时候,我就会愤然离家出走。
而每次的出走,都没有成功过。
都会因为看到怀里的小小的她,很快冷静下来,还没有走出小区门口,就掉头回来。
每当那一瞬间,望着她清澈、委屈、害怕的小眼神儿,我的理智会告诉我,不能因为我的一时痛快,未来让孩子没有完整的家。
她有权利享受来自完整的家庭成员们的爱和照顾。
而我, 没有什么权利独自做主,剥夺这一切。
离家出走,其实是我从我原生家庭那里学习到的处理家庭矛盾的方式。
我在童年的时候,曾经无数次看到爸爸重复性的吵架、离家出走的模式。
是因为她,因为我想去爱她。我选择了自我成长,我希望通过学习心理学,让自己的生命发生改变,因为我知道,我就是她的原生家庭,我不愿意因为我的局限,为她的生命留下很多难过和创伤。
我从沟通和人际关系的改善开始,到情绪的管理与自我觉察,后来又做了非常多的自我内在模式探索和原生家庭对自我影响的探索,越走越深入,改变越来越多,成长越来越大。
所以面对自己通过结婚后组建的新家庭,正是因为有了小小的她,因为我想去爱她,在我先生的带领下,我走上了心理学的学习之路。
几年下来,通过家庭治疗的学习,我自己改掉了暴脾气,学会了如何与家人的差异性共处;
阻断了从我原生家庭那里学习到的一言不合就抬腿走人、凭空消失的模式;
也是因为她,我养成了时时觉察自己内在和情绪的习惯......
别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好老师,孩子才是真的教会我们怎么从孩子长成大人。
我把女儿的重要历程,都记录在了朋友圈,阶段性整理,也是打算将来她长大了,做成人礼送给她。
在我看来,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每一步,都值得被看到,被鼓励,被爱。
我们在抚养孩子的道路上,每一点自我觉知的提升、每一点责任的担当、为人父母的日渐成熟,不都是孩子赋予我们的珍贵的生命礼物吗?
所以,我常常抱着我的女儿对她说:“亲爱的宝贝,谢谢你,妈妈好爱你,你就是上帝恩典给我的最美好的礼物!”
好了,听了我今天的分享,你想告诉我上面呢?你和孩子之间有些什么故事呢?对于陪伴,你是怎么样做的呢?你认为抚养孩子是负担,还是给予生命丰盛的礼物?
欢迎你给我留言。
也欢迎添加我的微信,dl13308204835,我是你的朋友,闻心。
让我和世界一起来爱着你!
晚安,好梦。
作者介绍:闻心 心理咨询师
成都点亮家庭心理成长中心运营负责人及联合创始人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讲师、家庭关系指导师
曾深入学习并助理带领沟通人际关系、自我探索、动力团体成长、带领亲子关系建立等多种心理工作坊,为多个青少年、幼少儿家庭提供心理援助,接受过专业家庭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系统成长性训练。
擅长处理儿童情绪、辅导亲子间有效沟通。
注重教育与心理的结合,致力于向社会传播积极心理学及家庭治疗,践行“正向、尊重、接纳、相信、一致”等核心信念。希望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及团体心理辅导带领,帮助更多的人,走向内在和谐,促进更多的家庭,走向幸福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