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评估经验随笔

2019-07-13 23:39:59 李金岂 207

心理咨询

文/李金岂

近一段时间,我完成了十个家庭评估,在此记录一下评估经验。

家庭评估和心理咨询有着很大的不同,往往来接受心理咨询的人,内心正遭受着很大的痛苦,希望快速缓解,找到答案。而评估的人,往往属于相对健康的人群,更多是为了探索自己和关系,了解自己的模式和状态。

我觉得在咨询案例中,我们所扮演的疗愈和干预的角色更多,在评估中,我们所扮演的倾听和判断的角色更多。

做咨询的心态和做评估的心态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咨询中,压力更大,在评估中,双方的心态更轻松。

做个比喻的话,评估更像一场深度访谈,我们借着时间,去倾听一个人的生命,然后两个人在生命中擦肩而过,至于是否有再次见面的机会,是不确定的,但是双方也许都会比较享受这样一个时刻的相遇和交流。

这十个案例给我如下的思考:

1、评估的人未必是来讲述困境和苦难的,而是来表达自己的,我们可能听到各种故事,这些故事也许与咨询类的故事有很大不同,更多的时候,我们抱着开放、好奇的心态倾听即可。

2、每次的时间在1.5-2小时,鉴于时间有限,我们需要聚焦主题,会谈围绕“今天你来找我,想要达成什么目标”来完成,双方在探索协商中达成的目标是导航的关键,切忌因为关注太多失去重点,让会谈陷入无效和混乱。

3、使用什么工具和方法,因人而异,我们需要先接触,倾听,在一段时间后才能做出判断,绘画,格盘,沙盘,很多东西都能用,但是怎么用,用多久,要看直觉,我们需要在目标和觉察间获得平衡,我们也需要在疗愈和转化中寻找平衡。

4、以客户为中心,放下自己的自恋和自我评判,尽可能的接纳和跟随,很多答案会在会谈中逐渐浮出水面,不需要着急,不需要妄自菲薄,也不需要用力过猛,带着信的态度,去和别人一起探索即可。

5、会谈中,有时候似乎会有陷入僵局,无法前进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来自与自己的判断,悬置这种感觉,跟随进程,也许不一会就能柳暗花明,并透过前面的整体会谈,发现模式和信念,并总结出更深刻的东西。

6、保持觉察,所有的故事背后都是模式,模式中藏着信念,人们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与信仰的关系,尽在其中,不要自以为是,也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审视别人,当被卷入的时候,看看自己生命中是否有同样的消耗在发生。

7、先跟后带,边跟边带,要根据来访者的类型、自己的直觉去判断,我们的互动模式,要依据对方和场灵活调整,在变化中去感受和谐,在前进中寻找平衡。内在的智慧会引领我们。

8、当需要助理咨询师入场时,双方提前协调好模式,位置,记录的风格,整理的要点,在咨询中,助理咨询师控制气场的方式,自己控制气场的方式,当位置需要做出调整时,位置的转化。当然,前提是,必须提前告知客户,并征得客户的同意,重点是让客户感觉,助理咨询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9、事后的总结,在咨询结束后,咨询师和助理咨询师需要进行核对和整理,总结成功之处,失败的教训,可以改进的地方,双方的感觉,双方的观点,对案例的看法,案例整理的重点。要注意的事项。

10、案例记录,由于客户可能在未来回归,做好案例记录和资料保存,定期回顾,以方便在客户回归时,快速进入状态,进行咨询。

2019年7月13日  

李金岂 点亮家庭品牌创始人

情绪转化疗愈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私人心理顾问、家庭成长教练、团体治疗师。曾带领沟通、人际关系、个人成长、家庭探索等多种心理工作坊,为航空管理局、企业、中小学、幼儿园多家单位提供心理服务,萨提亚国际LEVEL1专业训练班学员。

微信:179000508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