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见自己脆弱部分的重要价值
文:张弟芬
昨天下午参加了公司讲师说课活动后心情一直很低落,回家后又因询问老公的事情他没有及时回应而恼怒,随后在哄孩子睡觉的过程中几经折腾,家人商量国庆回老家的事情自己也是冷言冷语的表态,几乎从下午说课开始到睡觉前都是在消沉和冷漠的状态中度过。
回想起昨天下午的说课环节,自己的课程内容受到在座老师对课程底层逻辑和受众目标、公司目标、作为心理人传播价值的目标给出了一系列质疑和提问。我站在上面用尽自己想到的尽可能辩驳,和他们挣得面红耳赤、手脚发热,在那种警觉斗争的状态中我听不进大家的有利建议。反而自己觉得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学来的案例处理方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质疑?大师可以随处一说一用,我这里就不行呢?这些内心的辩护反而没有给自己来带力量,最后连仅存的一点儿自己觉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存在感都淹没了。
现在回想在以往的经历中,这样的场景出现过很多次,从大学毕业后进入的第一家广告公司、第二家呼叫中心、第三家电商公司都是因为领导和老板不同程度的对设计内容的否定、对带领项目的否定以及对销售策略的否定自己难以应对而选择逃避接受自己不能胜任的理由离开,这才是离开的真实原因而并非是职业发展的需要选择离开。当这样的场景再次浮现在眼前,我将自己陷入了以往保护自己脆弱的立场时,护甲越来越厚越来越沉。
这一刻我看到了极力保护自己需要被认可的部分,理解她、接受她、心疼她、爱她。当真正这样做的时候,我突然接受了自己的课程内容底层逻辑的含糊、目标不清晰、理论基础和价值观不趋同的现实,而我的课程内容进步的空间就是这几个板块。同时我也看到了案例处理是针对咨询一对一做梳理时可以这样用,对对于一对多的分享确实过于概括和片面价值观偏离,并不适用于讲座内容。而要想成为一位合格讲师的基础就是开发自己的成熟课件,然后把它熟练的讲出来,把它演绎给我的受众。而昨天在座的各位老师就成了我成为讲师路上的有利资源,他们的经验以及成熟的思考方式是我现在欠缺的。我想,以后的说课环节再面对老师们的提问和质疑时,我会说:唉,我很好奇你对这个课题的思路,能否深入说一下你的提议?然后说:我收到了,我会认真思考你的建议,谢谢你!
当这样看的时候,我不是把自己和他们放在了敌对的位置,而是将他们当着我的盟友,我的导师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进步的资源。看到自己脆弱的部分,拥抱它,和它对话,听它的故事,这样就会离自我越来越近。
脆弱部分是我们内心经常逃避或对抗的部分,比如被否定、被抛弃、孤独、恐惧、害羞、抑郁、焦虑等。我们不喜欢这些感受,也总是试图把他们藏起来或者消灭掉。一旦我们看到了这个部分并且把它视为奇迹,转化它,它将成为自我成长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