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转角戏:中年期遭遇青春期

2019-10-12 19:25:31 陈浣洁 135

文: 陈浣洁   资深亲子心理顾问、家庭治疗师


关键词:青春期心理、青少年问题


自从今年8月至10月长假,连续做了五期青春期心理成长训练营,听了那么多处在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的述说,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年期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理解,如此困难,如此费劲。这到底是谁的问题?到底是谁的错呢?

 

成立点亮家庭以来,我一直在跟小学至大学的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工作。由于我们是家庭治疗取向的机构,按理讲,做家庭治疗是最方便的,那么前提条件就是一家人都来,有多少个来多少个。然而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情境一(最常见):父母们把孩子送过来,打算“修理修理”孩子。

 

通常孩子出现明显的行为问题,被老师和学校亮红灯了,父母们就非常焦虑地来找心理咨询师,因为这个孩子成为了“问题”孩子。这类问题,通常与早恋、网恋、性启蒙、学校霸凌、师生矛盾、家庭变故有关系。 

这类来访家庭,我们专业上都会去思考“孩子的问题,一般就是家长的问题”,那么作为孩子的原生家庭,家长做了一些什么,家庭里发生了什么,都会成为我们深度研究和咨询的对象。一般而言,父母的夫妻关系的矛盾,例如出轨、离婚危机、高额债务等等,带给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孩子实际上普遍是忠于父母双方的,所以他们会用自己“生病“来挽救父母的婚姻,家庭的完整,不惜把火力引向自己,代价是很大的,值得父母们深思。

 心理咨询

情境二(较常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孩子的情绪问题,一般很入家长的法眼,但是孩子一旦不愿去学校读书超过三天,家长通常会着急。学校,可不是托儿所,有时候孩子想上学,但却有各种原因上不了学,这时候的家长是倍受煎熬。

 

“不上学”的孩子,并非都是差生,一部分优等生,也会因为种种原因不上学。家长们很难接受孩子的情绪,所以也很难理解孩子们在强大的情绪困扰下做出“退缩性反应”——请假或回避上学。根据萨提亚模式的冰山模型,行为之下才是复杂的深层心理,是需要走很深入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家长们最好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不思进取”、“懒惰”等负性标签。如果多次尝试想要走进孩子内心均告失败,最好考虑通过孩子的榜样,或者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等专业帮助。

心理咨询

 

情境三(较多见):孩子愿意改变,但并不如父母所愿。

 

不少家长的内心深层,不敢让孩子做自己,认为这样做是在放纵,即使孩子当留守儿童多年,家长依然不愿意放手,也不愿意赋权给孩子。其实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是需要做不同程度和层面的放手,年龄不是唯一标准,因为每个孩子的成熟度不同,心智偏早熟的孩子可以早一点,偏晚熟的孩子可以适当晚一点。这个度也不是绝对的,但是不肯放手的父母,容易由于坚持孩子要事事听从自己,而限制了孩子的独立发展,更会妨碍孩子成年以后的独立思考、有担当。

 

因此,我们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通常都会通过孩子的深度自我探索与自我意识的培养、改状况与父母的亲子沟通、同伴中的人际矛盾的应对等角度展开。通常一两次咨询只能起到表面的作用,一段时间持续地工作才会有效。

 

然而,现在青少年的负担真的挺重,他们的学业负担太重了,普遍都有课余的补习、大量作业、返校的时间等等因素,他们能来做咨询的时间非常有效。真正能够保证每周来见我一次,都早已经休学的学生。虽然我们对家庭的复原力和成长力是有信心的,但在这样高压的时间里,开展心理工作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重视孩子前途和未来的中年父母,更愿意从孩子的长远利益,去做调整和成长,也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心理咨询讲究细致入微,咨询师与来访者需要一段时间的互动,才能开始起作用。家庭治疗讲究研究系统,家庭成员最好都能参与,家庭动力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于是我们启动了“破解青春的心灵密码”的青春期心理训练营, 每次大约2-3小时,由家庭治疗师亲自引领青少年,以及必要时或全程父母相伴的方式开展,在训练中解决青少年需要尊重、一定的自由,与父母的沟通,自我认识等均有改善。最令我们惊喜的是,通过有效的沟通训练,亲子之间开始真诚一致的对话,促进双方理解之外,亲子关系大大提升,青春期与中年期不再是对抗,更多是合解。

 

如果身处中年期的您,正在为青春期孩子的各种问题烦恼,不妨来找我聊聊,也许会有帮助哟。


作者小传:陈浣洁,现居成都,点亮家庭机构创始人,双语资深心理咨询师、国际认证萨提亚家庭治疗师,你身边的心理顾问,亲子顾问。她还是一对双胞胎的妈妈,和你一样热爱学习和分享亲子互动小故事。微信号:jessiecd ,点击二维码即可找到我哟。

心理咨询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