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家长们,如何应对孩子青春期的提前
文:陈浣洁,资深亲子心理顾问,家庭治疗师
中年期遭遇青春期烦恼何其多
拥有一个孩子的喜悦,对于父母而言,可能在6岁以后,慢慢有些降温。
对于孩子而言,对父母的依赖和依恋,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日渐减少。
然而,亲子关系并不会因为孩子的成长,自动自发地变亲密美好。对于很多家长和孩子而言,青春期是彼此都烦恼和痛苦的人生阶段。
青春期被心理学家隐喻为疾风骤雨的时期,是每个人迈向成年的必经之路。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三次叛逆,从月子里,六七岁,孩子的自主意识在青春期会有一个阶段总爆发,让处在中年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接招。
这个时代,青春期已经延长
如果你还盲目地认为孩子的青春期会在14、15岁才发生,无论你是父母,还是孩子,你需要知道,这种观点已经过时了,必须马上升级。
根据最新的心理学研究,国际上最权威的定义如下:
由于营养较好、食品激素、环境污染、教育投入和人类前所未有发达的信息爆炸,当今各国的孩子们的青春期的年龄设定为10岁~25岁,从发育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0~14岁:青春早期(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
15~18岁:青春中期 (高中阶段)
19~25岁:青春后期 (大学阶段为主)
事实上,部分孩子的发育来得更早,有些女孩子在9.5岁就开始出现第二性征,身体的发育快速地把孩子拉到青春期里来。在我这几年的咨询经验里,12岁左右男孩也会表现在明显的反抗父母的行为。这些都是青春期的种种迹象,不容忽视。
当父母的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陪伴孩子长大。如果还死抱着孩子还小的观念,青春期还早的话,浣洁真的想要把你摇醒了。家长们,请清醒一点,也许在毫无防备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已进入青春期了。请不要只看年龄,请不要只考虑身高,更不要天真认为孩子长大了,你的父母技能也自动能匹配性地提升。
青春期让孩子变得好陌生
青春期男生的身材迅速发育,部分身高比父母还高,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容易跟父母发生口角争执,情绪激动时还有部分出现肢体冲突。部分男生喜爱网络和游戏,对于手机的使用时间超过了父母的承受能力,超过了学校的规定,被父母贴上了“网瘾”的标签,认为孩子不爱学习,对自己的前途漠不关心。每每晚上和周末,美好的家庭时光变成手机上网争夺战,让双方都非常痛苦,严重影响了亲子关系和彼此内心的平静。
青春期女生,同样是“网瘾”、“早恋”、“厌学”、“叛逆”、性探索、等等标签少不了。叛逆,让女生听不进父母的,也不跟父母说心里话。女生内心敏感和细腻,对于父母的想法和做法不认可时,容易去发展家庭之外的关系,例如与网络陌生人或者认识但并不真正了解的人交朋,为自己的身心安全和健康带来一些隐患。情绪和同学关系的冲突,带给女生很多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成绩和内心平静,给自己未来挥之不去的阴影。
请不要误解孩子
虽然如今家长普遍反映,孩子们的条件好了,但人却变得脆弱和叛逆了许多。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很可能会出现如下状况:
不愿意和家长多说话,不愿意听家长的意见;
喜怒无常,情绪化得够呛;
有着家长无法接受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把跟同学的关系看得象命一样重要,为了融入,有时候黑白不分;
明显的坏习惯和坏毛病:拖拉成性、熬夜成习、动不动割腕、吸烟打架、搞非主流等等
还有很多可以说,说它三天三夜都可能说不完。有时候父母也不明白,难道原来的小可爱已经不在了吗?这孩子真的不想要变好吗?
实际上,青春期是一个充满了张扬和自我意识的特殊时期。由于发育带来的变化,男生和女生很冲动和情绪化,会出现不少情绪问题,少数精神病患者也是在这个时候起病的。我在实际咨询的临床工作中遇到过不少,精神病初期没有被识别和干预,而后终生患病的人,给孩子本人和家庭都造成了一生的遗憾。部分家长由于缺少正确青少年心理卫生知识,不能提供所需要的支持,孩子采取极端的伤害自己的方式,自残和自杀也是屡见不鲜,让人心痛不已。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的行为,实际上是由逆反心理引起,与自己无法处理的情绪冲动也是相关的。据心理学的研究,逆反心理往往是当事双方在交往互动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但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是鸡生蛋的关系,而行为又会影响心理状态,形成蛋影响鸡的局面,让父母们非常头痛,青春期的孩子也很愤怒。
父母想要帮助孩子平稳渡过青春期,就需要认识到,孩子的很多叛逆行为并不代表孩子本身有多坏,因为没有人会天生叛逆,明显叛逆还是说明父母不够理解孩子,不太恰当的管教方式引发的。有些父母是从小在打骂教育下成长的,到青春期孩子不服,也容易用小时候父母的“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对待孩子,比如威胁训斥、大喊大叫、讽刺挖苦、大讲大道理、翻老黄历、说教不通就打骂,不承认孩子的感受,尤其是负面感受,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很难沟通,不少孩子选择沉默和拒绝交流,又加重了父母的误解,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破解青春期的密码,让青春期的活力四射呢?
帮助青春期平稳渡过,一般有四种方法:
1.调整父母对孩子的误解,更多从心去理解和支持孩子(难度系数4星);
2.在心理学家的帮助下,给孩子足够的引导和心理建设(难度系数3星);
3.在大灾大难的塑造下,孩子杜绝心理创伤并自然超越(难度系数超6星);
4.在心理学家的帮助下,全面调整孩子的家庭和学校的小环境,家校共同努力(难度系数5星)。
我自己在多年的咨询里,接触了很多孩子和成年人,都在青春期遇到不少的不适和叛逆的问题,在帮助他们走出青春的烦恼和遗憾的过程中,有不少心得体会。由于现在的孩子普遍太忙,平日没有太多时间进行系统的心理建设,所以我把自己多年的经验提炼,形成了一个夏令营式的心理建设主题成长营。
我们的心理成长训练营,是帮助青春期各段的孩子,破解心灵密码,加深自我探索,促进与家长的相互理解。参加训练营的学生,将会通过体验性和启迪性的多种心理学活动,更科学和深刻的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心智,并且手把手教会青少年管理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过往的在原生家庭和同伴关系中的困扰和创伤,推动青少年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勇往直前,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突破自卑和自负、增加自信力。
针对青春早期的青少年,我们将从学习习惯、亲子互动、个人深层心理等等去进一步调整家庭的沟通与互动,从而增加孩子的学习动力和个性塑造,必要时处理早年的心理创伤。也会训练和指导家长与孩子有效的互动,避免二胎综合征等等问题。
针对青春中期的青少年,我们还将会安排具有仪式感的成人礼(适用于18岁左右青少年),来见证自己的成长,或者去经历和观摩中间给自己注入成长的动力(适用于低于18岁的青少年)。
针对青春后期的青年们,我们将会带领深度的自我探索,促进自我觉察和自我规划,改变自我形象的认知,协同他们处理心中的各种“刺”和“梗”,提升人际关系的智慧,解答他们心中的各种困惑,使自己的路越走走宽。
本成长训练营标准方案分为二阶,一阶3节,两阶共6节,兼具完整性和递进性。部分创伤和家庭问题无法在训练营中处理,通过后续心理咨询家庭治疗中提供持续专业支持和心理顾问服务。
附上中段成长营的参考标准方案
青少年(中段)心理成长训练营标准方案
适用对象:14-19岁
一阶: 破解青春的心理密码 一节2-3小时左右,体验为主 |
D1:启航
4. 绘制愿望树和智慧果 5. 小结 |
D2:冲浪----青春情绪火山
|
D3:畅游
|
2阶: 激荡青春的梦想活力 一节2-3小时左右,体验为主 |
D1:启航
|
D2:冲浪
|
D3:畅游
|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每个报名的青少年都需要申请一次点亮家庭的心理评估(目前公益价:68元),再根据评估的结果,设计出定制的解决方案。由于保密的原因,无法披露细节。
收费标准:
本成长营定制服务:4200~12000元(可灵活安排进度)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首航欣程1栋4单元3楼306室
(人南立交桥侧,棕南医院和亚朵酒店旁)
联系人:陈老师(133-5008-7619)
带领老师简介:
陈浣洁
资深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私人心理顾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致力于心理健康和人力资本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硕士,持有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和国家认证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资格证,AACPT国际认证讲师和行动学习促动师。17年跨国机构的工作经验,目前为环球医生(国际诊所)双语心理医生,成都心灵花园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创造人和首席心理咨询师。
从业心理咨询13年,擅长心理危机干预、减压、婚恋及个人成长等领域,熟练运用会谈法、家庭治疗、萨提亚模式、行为-认知技术、沙盘技术、网络咨询、创伤辅导、团体辅导,双语心理咨询服务。个体咨询、家庭治疗和团体辅导经验丰富,曾帮助过相当数量的中外青少年走出内心的困惑,迎来成长和内心的力量。
郭素
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讲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教育领域十余年,致力于教育与心理的结合;是国家级认证心理咨询师,《育儿周刊》签约讲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国际认证HTP分析师,国际认证IHNMA催眠师,国际认证鼓励咨询师。擅长婚恋、家庭、个人成长、青少年心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