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父母怎么做才合格?

2019-10-30 20:18:15 张敏 158

文:张敏,点亮家庭青春期亲子顾问小组成员

 

常听青少年们的家长抱怨,“青春期的孩子简直无法沟通、不可理喻”。青春期,仿佛已成为现代社会问题的代名词,而心理学研究认为,青春期时期的心理、行为问题和家庭冲突,并不比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普遍。

《与青春期和解:理解青少年思想行为的心理学指南》一书中提到,现今社会对 “青少年”这一阶段的年龄范围划分为:青少年早期(10-13岁)、青少年中期(14-18岁)以及青少年晚期和成年过渡期(19-25岁)。相比以前12-18岁的“青少年”阶段年龄范围,分别向前后扩展了共9年。该结论主要依据国家对儿童性发育的调查,以及对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得出。

“青春期”一词,更多指向生理发育,而“青少年”则是一个身心发展阶段的概念。家长们了解了它们之间区别后,对处在这一阶段的孩子出现的生理、心理变化,也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与父母间的关系的确会有所改变,这是因为青春期是一个生理上、智力上、情感和社会性上均在快速成长和变化的时期,青少年渴望独立、自主,而大多数父母还没能接受这种变化,仍处于之前与儿童相处时的应对模式,想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一旦不接受,提出反对意见,家长们就会觉得,这孩子进入青春期,果然出现了“叛逆”。其实,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不会因为青春期的到来而突然被改变。引起亲子间冲突的大部分原因,在于不恰当的沟通方式。

很多父母觉得,想要青少年先改变实在太难。静下心来想想,与其思考如何改变青春期的孩子,何不先试着做一个受青少年喜爱的“权威型父母”呢?

一、什么是权威型父母?

这类父母能够真正做到爱与接纳,积极主动的参与孩子的生活与成长,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种感受。同时,他们也为孩子设定明确的界限,民主的制订行为准则,征求孩子的意见,妥善处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认知差异。而不是用自己作为家长的身份来压制孩子。

二、如何成为权威型父母?

1、从爱和信任开始

别以为,给青少年太多的爱会“毁掉”他们。事实上,青少年甚至会比年幼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爱和肯定。青春期的孩子大多不再对父母“惟命是从”,一时间接受不了这个现实的父母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小时候听话、可爱。这一无意之举,可能会引起心智发育暂未成熟的青少年们怀疑,自己是不是被父母“抛弃”了(这里主要指心理上的抛弃)?而父母给予合理的爱与肯定,则能增强青少年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加强亲子间的联系。

2、设定清晰、合理的规则

青春期的孩子并非拒绝接受父母的意见和建议,而是父母表达意见和建议时强硬的语气,和不容孩子质疑的态度引起了青少年的反感。当父母对孩子的观点表示尊重,对他们的想法积极关注了解,并且在要求或禁止孩子做某事的时候能够做出解释说明,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真实的想法,青少年就不太可能叛逆。

3、平衡控制和自主

给予青少年足够的自主权,放开自己拥有的控制权,是父母在本阶段应该注意的事情。正确评估青少年的各方面发展情况,告知他们需要承担的责任,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一些自己的建议,但千万不要企图控制他们。给青少年犯错的机会,并保证在他们受到失败和打击的时候,不羞辱和贬低他们。

三、坚定而公正

每一个阶段的孩子,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那么,遇到青少年“犯规”时,父母们要作何反应呢?

人无完人,即使是一个成功的成年人,也不例外。父母正确对待青少年犯下的错误,可以帮助他们分析犯错的原因、过程及结果,甚至是动机,但不要把错误归结于自己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毕竟惩罚只是手段,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改正才是家长们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

了解了“青春期”孩子们基本特征的父母们,试着用以上方法,走进青少年们的内心吧!


作者简介:张敏曾从事财务工作,因为热爱心理学,考取了国家三级咨询师证书后,一直在点亮家庭心理成长中心持续学习和实践。是一位尝到心理学甜头的成长者,也是一位非常愿意分享自己育儿心得的学习型妈妈。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