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跟我的2岁女儿相处(一)
学会和我2岁的女儿相处(一)——走近你,理解你,应对“叛逆”
作者:王钰
我家有个2岁5个月的女儿,有时候像是天使,会说:妈妈我爱你,或者来个拥抱表达她的爱意;开始在大小便后自己倒小马桶;越来越擅长识路,昨晚自己领着我们成功找到半年没去且只去过一两次的地方;总是对自己的能力自信满满:自己吃饭、自己拿东西、自己拼装拆分……
但有时候,又像是恶魔,习惯性的说“不”,凭心情洗脸和刷牙;喜欢和大人对着干;喜欢动手帮“倒忙”,明明想寻求帮忙,正准备帮,她又要自己来;开始变得“吝啬”,凭心情分享东西……
当面对女儿顽固、多变时,全家人的应对方式各有不一,最初几乎都是直接指责,然后并没有什么卵用,但变种方式,真的有惊喜!
前段时间,我发现她在墙上用水彩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圈,一下所有的道理在我大脑开始失效,直接打了她的小手手,幸好是可以水洗的水彩笔,能及时的擦干净;结果第2天,她继续画,当然也是继续被打手手;就这样继续了4天,第4天时她画完还挑衅的专门提醒我看,并且提醒完后她赶紧就跑了,害怕遭到指责,但此刻,我并没有发火,只是非常平静的说:妈妈知道你很想画画,不让你画你很生气,所以你就故意画在墙上,妈妈待会儿在网上给你买一个白板纸,我们今后就在这面墙上画。本来我还担心,在快递到来前的几天可能我的墙都要被擦掉皮,没想到,此后,她再也没在墙上画过了,快递到了我都忘了贴,在距离事件发生10来天后我们布置了那面墙,她可现在可以自由发挥了。
我决定和她共同成长!我了解到2-3岁孩子80%都有这样的问题,这是个普遍的成长规律,它与青春期不同的是,青春期是挑战权威,这个时期她是相信权威的。我更加平静和坦然的面对这个特殊的“成长交织期”,平静过后必然是突破,每个孩子因为性别的差异、性格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具体表现,这就是孩子面对外界世界长大成人的必经之路; 如何更好的走过这个阶段,也许只有我做对了,孩子才能做的对!
(一)变得”吝啬“
孩子会表达情绪和期待,会表达想要的具体东西,并且认为永远是属于自己的,因为她需要先知道“我的”,才明白“你的”这个概念。当她在思考是否分享时,我会轻轻的对她说些话,征求她的意见,如果实在不同意就尊重她的选择;如果经过她的同意后,再让她体验分享给别人后的情绪是快乐的。而不是命令或者是直接抢夺她的东西,那么她对于“分享”的感受就是讨厌的,受伤的。
当她想要玩别人的玩具时,当然也会遇到同年龄阶段小朋友的“吝啬”,自己询问是否能借给她玩一下,现在她可以做到的是,尊重别人不给她玩的选择,或者是她排队等待。
(二)善于观察和探索
她发现有2条非常小的鱼死在了鱼缸的角落,伤心难过;前几天晚上成功的识路,欣喜不已;喜欢“搞破坏”,把我的笔帽弄坏,甚至把玩具小熊的一条腿给掰坏了……又愧疚又很得意;前段时间不冷的时候,还喜欢玩水。
她用四肢和五官去感受这个世界,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我就让她去体验。关于玩水,我的心得是,我们商量好把袖子撸的高高的,可以在水池边玩,也可以拿个不容易溅出水的大盘子把东西放在里面玩,她很乐意接受这种建议。
(三) 喜欢规律和重复
喜欢重复看相同的动画片、喜欢听相同的故事、甚至对于喜欢的食物,通常说“还要”;自己会动手吃饭,但专门挑自己喜欢的,对于这个,外婆动了很多脑筋,尽量把饭菜做的不同花样和美味一些。
自己有一套顺序和逻辑,非得按照自己的规矩来。对于“顺序”的是以事件为标准,而不是时间为标准,目前这个阶段还未过渡,应该是3、4岁后会自然缓解,我用的顺其自然的方式。
(四) 固执、和多变
不止是跟大家对着干,有时候也跟自己对着干,明明想说“可以”,但是又说“不行”,没过几秒钟就变卦了。固执于自己动手做事情,不让我们帮忙,但有时候刚发出请求让我们帮忙,立马又要自己来。
她对于很多事件认知的不确定,内心有矛盾,希望能在父母这里有空间有一部分可以自己做主,来获取安全感。我目前基本是好好跟她说,她通常都会让步,比方说,她前几天抗拒洗脸,谁洗都不让,我征求她同意洗了一次后,她主动要求刷牙、洗屁股、洗脚,事情在一步步缓解。
以后有新的进展再更新,很庆幸,从事了心理学行业,对我是个成长莫大的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