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成员的反思,在成员相互连结中悄然形成
原创文章/作者:王钰
两天前,我们给一家公立幼儿园做减压工作坊,参加学习的幼儿园工作人员们年龄层次各不相同,有二十来岁的未婚小姑娘,有30—40岁正在读书的孩子母亲,甚至有接近50岁孩子已经成人参加工作的母亲。职位也各不相同,从园长到基层老师、保育员等都有参加。
在主讲老师分享完压力的基础性知识,大家了解了压力所带来的危害后,大家被随机分在不同的6-8人小组中,我所带领的小组有8个人,分别是6个未婚小姑娘和2个40多岁的大姐。
在邀请大家分享自己的压力来源以及感受时,团体的每个人都有一阵的沉默,很快,其中一位40多岁的大姐率先开始分享她的压力,她说:“我高三的儿子目前是我最大的压力,我想故意营造轻松的氛围,平时说话特别注意,就算孩子做错了,我都不敢发脾气,说话从来不敢大声,生怕引起孩子情绪的波动,有时候有看孩子不顺眼的地方,很想发脾气,但每次我都很压抑,我很想得到建议,我到底应该怎么做。他把渴望的眼神投给另外一个40多岁的大姐,但这位老姐说,我可没什么说的,我觉得我目前好像没什么压力。
我顺势将话题引给其他未婚的小姑娘,你们的压力一般来自于哪些方面呢?未婚小姑娘们开始各抒己见,但大部分人都很反感自己的父母管束自己太严,控制自己。其中有好几位小姑娘说:我父母怕我走弯路,想给我规划人生,安排工作,我明明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也不想接收他们的安排;我的工作不满意也基本来自于他们对我的期待,我总是觉得不如别的兄弟姐妹,自己的工资也不高,非常敏感父母谈论我的工作,我老是认为我的工资高一些他们就会满意了。甚至还有个小姑娘,非常激动的说:我就是渴望自由,不管工作是否顺利,至少这是自己的选择,明知道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自己甚至有些不满意,但自己选择的,就算是最后失败了,也是心甘情愿的,自己是一个成人,希望有自由选择的能力。
在小姑娘们差不多表达完自己对于工作自由选择的强烈意愿后,那位之前说自己并没有什么压力的大姐突然说自己明白了一个道,她说:我有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儿子,他学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我们给他已经安排好了工作,可他非要自己创业,我很担心他失败,每天给他说安排的工作有多么的好,他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但每次都是不欢而散,儿子非但不感激,还跟我的距离越来越远,我刚刚听完你们这么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们的分享,我知道了,我儿子的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成人一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要走的路,或许我的放手才是最好的方式。
我问小姑娘们,在听完大姐的分享,对于自己的父母有什么感受,大家更能理解自己的父母,也更加愿意在父母唠叨的时候,更加理解他们,不用逃避或者是指责来面对,而是说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期望,与父母一起心平气和的谈谈工作。
团体中,相互之间的连结,促进大家的反思,促进大家的觉察,这就是人际促进的学习,没有无用的说教,没有应该和不应该的规条。